《热带林业》2025年第三期目录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06 10:08:18 信息来源: 浏览量:
林业研究
道真县林木种苗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穆文清,李乔明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邹世良,张哲
自然保护地分类现状、存在问题与策略
王龙泉,陈前欣,李乔明
益智-黄姜套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邓君晖,杜翔鹰,谢颖苑,容世清,黄成文,唐振卫,陈浪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王群
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方案探究
王显志,冉崇杰,李乔明
人工纯林树种对林下植被群落影响的研究
陈晓丽,丁永林,陈美孜
植物研究
粤西地区岑溪软枝油茶引种试验研究
陈水莲,谭瑞坤,赵苗菲,陈阳,韩东苗,陈安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重唇石斛板植栽培生根的影响
李香,袁必局,符洁,梁昕景,张孟锦
茂名地区引种油茶良种的试验评价
陈仪飞,肖宁,陈杏婷,王祥,刘付月清
弯蒴杜鹃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林龙,张毅智,陈毓斌,姬语潞,潘清塔,汪浩鑫
福建柏良种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王程旺,熊叶芳
动物研究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疫源疫病防控初探
陈羽,刘彩琴,张粤,黄运梅,陶君,魏懿鑫,杨诗敏
永福三皇风电场拟建区鸟类多样性和保护策略
杨瑞岸
变色树蜥的自然卵巢与卵孵化特征
陆振飞,薛少亮,刘彦良,梁路,曾治高,颜文博
资源评价
惠州城市河流廊道自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赏价值评价
陈之涵,刘舒
植保森防
木麻黄抗青枯病选育与抗感测试方法介绍与探讨
唐振卫,谢颖苑,薛晶晶,吴惠芬,陈浪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YOLO算法的松材线虫病单木尺度识别
李鹏伟,张超,黄峥,胡觉,李向阳,曹虹
森林碳汇
黔南州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讨
周世敏,合金鑫,刘少轩,姚淑挂
调查研究
惠州大亚湾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
李瑞华,邹汉兵,许铭宇,蓝远浩
广东佛冈观音山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梁少湖,梁彬堂,王鹏成
百涌保护区阔叶林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研究
陈圣来,罗森元,江政民,李绮恒,杨诗敏
新记录
海南岛羊山湿地新月藻属植物分布新资料
饶祖贵,诸慧仪,苏慧,阮以萌,姜小蝶,朱为菊
道真县林木种苗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穆文清,李乔明
1.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林业局;2.贵州光大远航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林木种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是营造森林、绿化美化城市和村庄等的重要生产资料,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资。为了更好地掌握道真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发现道真县林木种苗产业面临着良种基地建设缺失、市场交易信息滞后、市场需求萎缩严重等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为道真县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林木种苗;产业现状;产业策略;道真县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邹世良,张哲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农业农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
摘要: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作为中国首批建设的五个国家公园之一,自然教育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SWOT分析法,结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内部因素及外在条件,系统分析其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据此,文章提出生态保护优先、完善自然教育体系建设、强化热带雨林品牌特色的发展策略,以期为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自然教育;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SWOT分析;发展策略
然保护地分类现状、存在问题与策略
王龙泉,陈前欣,李乔明
1.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贵州光大远航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自然保护地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包含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合法合规的利用,通过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内涵进行综述,分析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现状、内在关系,阐述中国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而展望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发展,为研究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国家公园
益智-黄姜套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邓君晖,杜翔鹰,谢颖苑,容世清,黄成文,唐振卫,陈浪
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文章对益智和黄姜进行林下套种,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集益智(AOM)、黄姜(DZ)单种及套种(AD)模式下的土壤样品,进行DNA提取和PCR扩增,再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样品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及结构组成,并采用KEGG进行功能通路预测。益智-黄姜套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KEGG通路功能预测显示,3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主要富集在复制和修复途径、转录机制途径、转录因子途径、蛋白激酶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糖基转移酶途径、脂多糖生物合成蛋白、伴侣和折叠催化剂等。益智-黄姜套种模式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不仅提升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还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优势菌群数量。这种变化对优化土壤结构和增强土壤肥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益智;黄姜;套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以普安县普白林场为例
王群
普安县国有普白林场
摘要:为优化普白林场森林资源管护效果,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其森林资源管护的现状,并对当前森林资源管护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滞后、职工队伍建设短板、权属纠纷多、林分结构比例失衡及资金技术不足五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旨在提升普白林场的森林资源管护水平,着力推动普安县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护;可持续发展;普白林场;普安县
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方案探究
王显志,冉崇杰,李乔明
1.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2.贵州光大远航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对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以来取得的改革成效、改革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系统综述,对国有林场进一步的改革提出改革方案,以期为国有林场不断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有林场;深化改革;方案
人工纯林树种对林下植被群落影响的研究——以茂名市茂南区乡土阔叶树种为例
陈晓丽,丁永林,陈美孜
广东茂名森林公园管理处
摘要:小研究以茂名市茂南区桉树采伐迹地营建的5种乡土阔叶树纯林(海南红豆、红锥、火力楠、仪花、格木)为对象,通过10年生长期定位观测,系统分析其生长特性(树高、胸径、冠幅)、凋落物累积及林下植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纯林在各项指标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其中,仪花在树高生长上表现最优;火力楠与海南红豆凋落物累积效应突出;海南红豆与仪花林下植被丰富度最高。研究揭示了乡土树种纯林对林地微生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化塑造机制,为华南退化林地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树种配置依据。
关键词:人工纯林;乡土阔叶树种;植被群落;凋落物;林下植被;茂南区
粤西地区岑溪软枝油茶引种试验研究
陈水莲,谭瑞坤,赵苗菲,陈阳,韩东苗,陈安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摘要:引种岑溪软枝油茶2号、岑溪软枝油茶3号优良品种,开展品种混交、土壤测试、整地措施、追肥措施等试验研究,探索适宜在粤西地区推广的油茶高效栽培技术,以推动粤西地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岑溪软枝油茶2号;岑溪软枝油茶3号;引种试验;研究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重唇石斛板植栽培生根的影响
李香,袁必局,符洁,梁昕景,张孟锦
三亚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为探究生长调节剂对重唇石斛板植生根的影响,以一年生的重唇石斛苗为栽培材料,采用生长调节剂IAA、NAA、DA-6,质量浓度为30mg·L-1、60mg·L-1、90mg·L-1进行处理。分析其对重唇石斛板植生根过程中的根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DA-6处理优于IAA和NAA处理。DA-6浓度为60mg·L-1时生根效果最佳,生根效果指数为35.49,显著优于IAA和NAA处理;生根效果指数和生根数、根长呈显著正相关,和根粗、出根时间呈负相关;各处理对重唇石斛出根时间影响不明显,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平均出根时间在10.50d~12.67d;影响生根的第一主成分为生根数、根长和生根效果指数,反映了根系的长度和数量因子;第二主成分为根粗,反映了根系的粗细程度。
关键词:重唇石斛;生长调节剂;板植;生根
茂名地区引种油茶良种的试验评价
陈仪飞,肖宁,陈杏婷,王祥,刘付月清
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岑软油茶、香花油茶等油茶良种在茂名地区广泛推广种植的可行性,在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引种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24号和香花油茶良种。结果显示:岑软油茶和香花油茶在高度、冠幅等方面生长良好,且香花油茶较岑软油茶生长迅速,具有很好的推广种植价值。
关键词:岑软油茶;香花油茶;引种;茂名
弯蒴杜鹃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林龙,张毅智,陈毓斌,姬语潞,潘清塔,汪浩鑫
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
摘要:弯蒴杜鹃作为一种特色杜鹃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生态价值。研究以弯蒴杜鹃为对象,开展扦插试验研究,旨在优化其扦插繁育技术。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基质配制、生根剂处理及插穗长度对扦插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扦插方案。同时,探究了不同育苗基质配比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以及优树来源对扦插生根和移栽后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纯黄心土作为扦插基质,搭配500mg·L-1 ABT速蘸生根剂处理,插穗长度设定为15cm时,弯蒴杜鹃的扦插生根率最高。在育苗基质配比方面,黄心土 50%、泥炭土 40%、珍珠岩10%的配比最有利于扦插苗的生长。此外,优树ZZ04和ZZ09表现出较高的生根率和良好的生长性能,可作为优良母株进行规模化扦插育苗。研究可为该品种的育苗应用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弯蒴杜鹃;扦插繁育;生根率;优树来源
福建柏良种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王程旺,熊叶芳
1.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江西农业大学
摘要:福建柏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用材树种,生态与经济价值高。福建柏天然林因早期过度采伐,野生种群资源濒危,现散生数量不多,更新能力弱,其现存规模以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为核心,福建省中部(南平、龙岩等地)为集中分布区,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分布次之。综述详细探讨了福建柏的良种培育条件,包括遮荫处理、生物炭施用、氮磷施肥和扦插繁殖技术,并讨论了枝枯病和白蚁防治的生物防治技术,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如种质资源数量较少、保存方式单一、良种选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防治技术的局限性。文章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裸子植物分类新体系对福建柏育种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参考资料,提出建议深入研究遗传多样性,筛选优良种源,优化繁殖技术,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以提高福建柏的保护和利用水平。
关键词:福建柏;优良品种选育;苗期培育;生物防治技术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类疫源疫病防控初探
陈羽,刘彩琴,张粤,黄运梅,陶君,魏懿鑫,杨诗敏
1.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广州林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博罗县中部,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保护区内野生鸟类疫源疫病情况,包括日常监测、禽流感和新城疫重点防控等,在象头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重点区域内通过网捕法采集到野生鸟类肛拭子和咽拭子样本30份,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该次送检的30份样品均为阴性。在象头山鸟类采集的样品中无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检出。研究结果为该地区野生鸟类的健康管理及疾病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鸟类;禽流感;新城疫;疫源疫病监测
永福三皇风电场拟建区鸟类多样性和保护策略
杨瑞岸
广州森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新能源开发和建设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桂林市永福县风力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风力发电效益和潜力。2023年9-11月和2024年3-5月,在永福三皇风电场拟建区开展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95种2540只次,隶属于12目42科。鸟类组成以留鸟为主,东洋界分布种占绝对优势。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风电场建设不可避免地对鸟类及其栖息地产生影响,在施工期和运营期采取对应的保护策略,将对鸟类的影响降到最低,保护鸟类资源。
关键词:风电场;鸟类多样性;保护策略;永福县
变色树蜥的自然卵巢与卵孵化特征
陆振飞,薛少亮,刘彦良,梁路,曾治高,颜文博
1.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多样性保护与有害动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3.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2021年8月16日,在海南尖峰岭发现变色树蜥挖洞产卵的现象。雌性变色树蜥产卵8枚于刨开的小洞穴中,窝卵重4.36g,卵均重0.545g。整窝卵自然分成上下两层,每层各4枚卵。产后母体离开前会用原土覆盖平整卵巢,让卵于窝内自然孵化。正常卵在孵化期间能稳定地增加重量。整窝卵的孵化成功率随着孵化期的推进而逐步降低,到第85天时均已不正常。温、湿度可能会影响变色树蜥的孵化期和孵化成功率。窝卵自然分层是变色树蜥窝卵的一个重要特征。卵窝上层有比下层显著更高的热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在湿润多雨的季节,上层卵也有比下层卵更高的卵孵化成功率。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增强对变色树蜥产卵巢穴选择、卵自然孵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的理解。
关键词:变色树蜥;繁殖;巢址选择;产卵;卵孵化
惠州城市河流廊道自生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赏价值评价
陈之涵,刘舒
惠州学院
摘要:以惠州城市河流廊道为研究对象,选取贯穿惠城区内的东江沿岸和西枝江沿岸为样段,对其自生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自生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并通过建立AHP法评价体系,进行观赏价值评价,以期为城市近自然植物景观营造以及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次研究共调查自生植物131种,隶属于48科108属。生活型组成十分丰富。其中,多年生草本最多,有33种。植物来源中乡土种占物种总数65.65%,高频种(频度>10%)有11种。对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将131种植物进行评分并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有17种、Ⅱ级有49种、Ⅲ级有59种、Ⅳ级有6种。其中,等级为Ⅰ级的植物花期时间跨度长,观赏性高,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可作为近自然城市河岸带园林景观营造的优选植物种。
关键词:河流廊道;自生植物;层次分析法;物种组成;景观效果
木麻黄抗青枯病选育与抗感测试方法介绍与探讨
唐振卫,谢颖苑,薛晶晶,吴惠芬,陈浪
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木麻黄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极为重要的防护林树种。近年来,木麻黄的生存发展却遭遇青枯病的侵袭威胁。该研究有针对性地测定了诸多木麻黄品系的抗病性能,并进行品系试验林的营造。着力介绍木麻黄抗青枯病选育及抗感测试方法,并且把生理生化指标与之相结合,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剖析。研究显示,各个品系在抵御青枯病的过程中呈现出颇为显著的差异,其中有部分品系显现出明显的抗病优势。此外,还深入探讨抗病育种过程当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木麻黄;抗青枯病选育;抗感测试;方法介绍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YOLO算法的松材线虫病单木尺度识别
李鹏伟,张超,黄峥,胡觉,李向阳,曹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摘要:对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大尺度精准监测,获取疫木的位置和数量,并及时清除异常疫木,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重要手段。研究使用无人机航拍获取大区域染病松林可见光影像,结合YOLOv8算法对影像中的异常变色木进行识别研究,分析了 YOLO算法对于参与训练区域和未参与训练区域的异常变色木的识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末期疫木,识别精确度达95.83%,召回率为94.85%,平均精度达0.938。最终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整体分类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能够较好地满足松材线虫病害监测的应用需求,可有效应用于大尺度的松材线虫疫木的普查工作。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无人机;图像处理;YOLOv8
黔南州林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讨
周世敏,合金鑫,刘少轩,姚淑挂
1.黔南州林业局;2.都匀市林业局;3.荔波县林业局
摘要:森林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所产生的碳储存能力对于抵御全球变暖及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获取环境商品、物质供给和调节服务的有效措施。文章以黔南州丰富的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全面丰富和拓展现有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建设。对目前林业碳汇存在资源底数不清、项目方法学结构偏差、交易价格不相匹配、碳汇项目开发缓慢和生态补偿机制待优化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碳汇开发、计量监测体系、完善结构偏差、降低审核成本和拓宽补偿途径等策略。建立多元化的林业碳汇交易体系,为下步推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碳汇;价值实现;黔南州
惠州大亚湾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
李瑞华,邹汉兵,许铭宇,蓝远浩
1.惠州市大亚湾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2.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摘要:为了解惠州大亚湾森林公园的动植物资源现状,加强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通过实际的调查,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惠州大亚湾森林公园的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发现,惠州大亚湾森林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09科276属387种。其中,蕨类植物11科20属28种,占总种数的7.24%;裸子植物1科1属3种,仅占总种数的0.78%;被子植物97科255属356种(双子叶植物86科212属300种,其数量占总种数的77.52%;单子叶植物11科43属56种,占总种数的14.47%)。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5目52科10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种,分别是豹猫、白胸翡翠、白鹇、褐翅鸦鹃、小鸦鹃、画眉、红隼、黑鸢、蛇雕;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0种,三有保护动物61种。该森林公园物种丰富,保护物种较多,但同时也面临着保护体系不完善、动植物锐减、病虫害威胁和公众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开展重点动植物保护行动、开展病虫害的防治行动和加强宣传教育,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保护策略
广东佛冈观音山植物资源调查分析
梁少湖,梁彬堂,王鹏成
广东鑫华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更好地摸清佛冈观音山植物资源情况,文章基于植物调查工作开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176科688属1484种,栽培植物23科32属34种。根据经济价值将其划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或绿化植物、饲料植物、木材、工业原料、纤维、油料、杀虫剂、染料和其它类等11种类型。研究区域植物资源类型丰富,药用植物种类最多。
关键词:植物资源;利用;保护;观音山
百涌保护区阔叶林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研究
陈圣来,罗森元,江政民,李绮恒,杨诗敏
1. 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广州林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次生阔叶林的植物群落结构与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估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的群落状况,2025年4月,在百涌保护区设置了 1hm2固定监测样地,开展了系统的植物群落调查,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径级结构和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到胸径大于1 cm的木本植物2646株(含分枝),隶属于33科50属69种,总胸高断面积2570。47m2/hm2,优势树种为华润楠、长毛山矾、鹅掌柴、珊瑚树、广东润楠、青藤公。(2)样地Margalef指数为8.63、Shannon-Wiener指数为2.85、Simpson指数为0.89、Pielou指数为0.67。(3)胸径1cm≤DBH<5cm的小径级个体数量最多,占总个体数的57.17%;胸径5cm≤DBH<10cm的个体数占20.67%,两者合计占样地总个体数的77.84%。(4)样地中重要值排名前10的物种,其方差均值比率。
关键词: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监测样地;空间分布格局;百涌保护区
海南岛羊山湿地新月藻属植物分布新资料
饶祖贵,诸慧仪,苏慧,阮以萌,姜小蝶,朱为菊
琼台师范学院理学院
摘要:研究对海南岛羊山湿地的新月藻属(Closterium)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填补了该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通过2021年丰水期与平水期的实地采样,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共鉴定出8种新月藻属植物:锐新月藻(Closterium acerosum)、锐新月藻长形变种(C.acerosum var.elongatum)、厚顶新月藻(C.dianae)、厚顶新月藻弓形变种(C.dianae var.arcuatum)、淡黄新月藻(C.eboracense)、披针新月藻(C.lanceolatum)、滨海新月藻(C.littorale)及微小新月藻角状变种(C.parvulum var.cornutum),均为海南新记录。结果表明,羊山湿地多样的水域生境(如缓流溪涧、静水区及腐殖基质)为新月藻属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研究丰富了海南岛新月藻属的物种多样性数据,为后续分类学及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鼓藻类群;新月藻属;羊山湿地;多样性
主管单位:海南省林业局
主办单位: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海南省林学会
编辑出版:《热带林业》编辑部
出刊周期:季刊
发行:《热带林业》编辑部
投稿系统:https://rdly.nyb.cjwk.cn/
- 返回上一页




